這幾年明顯感覺自己的向後退。
本質與性情上的變化,不太像記憶中認識的自己,所以有點不喜歡。
以前,我與時代並駕齊驅,互相追逐,甚至有時我是超前站在尖端的;如今,時代以加速度由身邊超越,被超越的,只能在風中凌亂,這就是人「老了」的感覺嗎?
例如說,自信這件事。
------- 以下賣慘劇情,由中年婦女領銜主演,沒有美跟強,只有慘,慎入 ---------
年輕時的自信爆棚,其中帶有理性與盲目的樂觀,以及最可貴的衝鋒陷陣勇氣與冒險精神(註1)。
即使內心清楚自己能力很有限,許多事可能辦不到,但會有種錯覺,就算眼下搞砸了,也許下秒就能把事辦成。就算沒辦成,也能自我感覺良好地肯定自己不是逃兵,立刻修正調整再重新上陣,再怎麼樣都是帥氣的身影。
灑狗血,但充滿活力。
現在,雖然自信還在,但要用力才能擠出一點爆棚感,卻同時擠出了悲觀。
總感到事情雖然不難,等等就能搞定,但又感到不安,擔心也許明天會出現變化,會不會就沒有前一次幸運,可能就搞不定了,失敗也許已經匍匐在前方。
然後腦子裡的某個秘密深處,盤算著要不要去比較安全輕鬆的地方避一避,或找個什麼擋擋!
有點窩囊,有點自慚形穢。
躺屍症最可怕,屠城式的自我摧殘與否定,莫名接受自己就是一個不堪一擊的人,若是對手多堅持兩天為難我、困住我,我可以投降求饒,別在逞強,輸不可怕。而目前之所以還能苟延殘喘,是因為對手不夠狠,沒看出我中看不中用,手裡沒有好計策跟籌碼,不知道我已坐困愁城,誤以為我還有招。
那些為難我的,都是曾經商場上的舊識,對比曾經風光無人能犯的自己,想著想著,笑了,笑著笑著,哭了,悲傷那個寧死不投降、願意戰到倒下的自己到底跑去哪裡了?
他們散去後,我會嚎啕大哭一場,看著鏡中的自己,似乎不知道是怎麼堅持下來的,覺得又是一次幸運。
明明打贏了,卻沮喪地得像輸慘了,哭那僥倖逃過一劫的後怕,也恐懼又要面對即將出現的冒牌者症候群,加重躺屍症病情,擔心黑暗的日子不斷如此惡性循環下去。
那陣子只要看到像是「四面楚歌、八面受敵、一夫當關、窮途末路....」等等文章或情節,很能感同身受而潸然淚下,不能自己。心想,我都要一病不起了,為什麼還要承受這些?
天殺地自責,一定是做錯事了,這些悲催的成語才能如此貼切地套用在自己身上。百思不得其解,究竟是那一步做錯了,而走進這泥沼。
不怕丟人說出來讓大家笑笑。
二三十歲的我,那是一個意氣風發,我對自己的想像與期許很高,衣袖一揮想的是五十歲的我,應是手中千軍萬馬,掌握著年營業額上百億的跨國企業。
而時間過得如此之快,突然之間,我便真的要五十了,那些想像與期許並沒有做到,邊還沒摸著,仍然遠遠的,卻身已中年,所以十分焦急、煎熬與難受,還有不甘心。
究竟是二十幾歲的我太無腦太自負,還是將近五十歲的我,這一路太廢太沒出息?
至今也沒弄清楚,也許都有,既自負又太廢。
沒人能解答的煩惱經常佔據我的腦海,那些成宿失眠的夜裡,心想自己讀了那麼多書以及歷史,我的困難又不大,也不可能單一,一定有人能幫助我,那些答案一定在人類智慧的某處,等著我去發掘,救星援軍未到之前,必需積極自救,千萬不能放棄跟絕望。
然而,自救是如此困難。我只是想找到原來的自己,不頹廢、不茫然、不對人生充滿無意義感,為何想越過這座無形的大山,竟是如此艱巨?
那時,時常會想起小時候讀到的「楚漢之爭」,項羽在垓下被劉邦及各路諸候的50萬大軍圍擊,他奮力突圍到烏江,但卻在江邊自刎了。
小時候的我,非常錯愕不能理解,更不能接受他就這樣死了。已突圍,為什麼還要自刎?才30歲,明明還有大好機會,怎麼就絕望而亡?
我要歷史老師給個解釋,老師卻老大不爽,不想回答我的問題,因為大學聯考不會考,要我不要問。
但人生一定會考,我必需問呀!那時讀歷史,學不到有用的東西,像讀了個悲劇索引,認識一堆絕望的古人,沒有了。
詩人形容項羽是「不肯過江東」,李清照道出了他的悲壯,讓人惋惜心痛。
長大後我懂了,也接受了,他是一介風流人物,是英雄豪傑,無顏苟活見家鄉父老,所以不肯過江東。
但我是無名小人物,沒有這種大格局與氣宇,沒有面子要顧及,也可以自在地哭哭啼啼,我真的很想知道我的江東在哪裡?
否則前後無路,不死不活地,像折磨,日復一日在困境中掙扎,無處可逃,看不到希望,再堅強的靈魂也會被擊潰。
我一向幸運,會不會那些為難我的舊識,其實是貴人,是上帝派來的,要他們集中火力把我逼到烏江邊,那我就能看到屬於我的江東了。
就有地方可逃。說不定,更幸運一點........然後,狗血重生。
這些幻想,很美好。
回到現實,有件事是確定的,不管是別人為難了我,還是我為難了別人,這人生嚴重落後,只有一個原因,那就是不夠強。
夠強,別人為難不了我;夠強,我不會為難別人。
夠高度,絕不會也不必浪費時間跟精神去處理這類低級活動。
第二件錯事就是在不夠強的時候,我高看自己,自以為是的不去為難別人,所以人家都想來為難我一下,於是,被為難了。
註1:一哥說,當年對我有更多認識後,他是真心喜歡我的個性(連我爸都不喜歡,他竟然喜歡,太感動了。),而不是別人認為的他貪圖我的外貌,他覺得只要有了我,他有了能一起征服世界的伙伴,人生一定會過得很精彩。而我也這麼認為,很感恩他的青睞。雖然後來證明,兩人湊在一起,智力會嚴重下降,一個五歲一個八歲,但他確實沒有騙我,我們一起幹了很多有趣的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