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圖片-George Segal作品
忘記多久沒去父親的工廠閒晃,五年還七年?以前廠辦同幢時一定要經過,至從分離後,雖然相隔不到30公尺,但就是不會特意走過去。
那些一起長大的大哥哥們都還在,只是由少年郎變成阿伯。成家立業,小孩已是國高中生,跟當年這些阿伯們到我家工作時差不多年紀。年輕的一群,則是沒一個認識,而且多出幾位外籍面孔。
回來後有些感想。
年輕的那群員工裡,台灣人很有距離感,基本打招呼,點個頭都不會,或說不願意做,眼神柴板板面無表情,好像世界與他無關。主動跟他們稍微打招呼,得到的態度是,我沒有想理妳地不做反應。
外籍年輕人,倒是滿熱情友好,雖然中文不「輪轉」(流利),反而會主動打招呼,微笑,說自己叫什麼名字,負責什麼工作,感覺很開朗有活力,可以聊上幾句。
讓我驚訝的,還有外表。
那幾位台灣年輕人上班儀容有些邋遢。精神不振,頭髮沒洗油膩有些結條狀,工作制服穿得太大件,而且似乎很久沒有洗過,放在老舊鬆垮的運動長褲外,完全不搭的穿著,身上有不好聞的氣味。
外籍幾位,頭髮剪得乾淨有型,抺髮雕抓了個造型,尺寸剛好略帶緊身的制服上衣服搭配彈力長褲,有噴香水(雖然也不好聞,但至少不是臭的),稱不上時尚,但有型,總之,一看就知道有在做外表管理。
差不多年紀同一場域工作的年輕人,對於外表的自我要求差距頗大。
據說,平常停線休息時間,情況也不同。
台灣年輕人窩在休息區滑手機喝手搖杯冷飲,手機都是滿新的機型,若沒有在滑手機,就是在補眠。
外籍年輕人,多則跟老員工在一起聊天,或跑去其它樓層看看別人在做什麼,看到新鮮不懂的事,會有好奇心,也會開口問問題多做瞭解。
有位老員工說,對比之下,那些外籍年輕人像他們年輕時,充滿幹勁,做事也積極主動,雖然中文不好,但反而好教。台灣的年輕人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心不在焉,沒有活力失落的模樣,撞鐘一天是一天,不想撞了,就消失不來,並不會事先/事後知會要辭職。
他們的組長,目前由外籍擔任,先前有幾個台灣年輕人據說因為這件事不滿,認為台灣人開的公司竟然沒有照顧台灣人,反而升外籍的當組長,於是走了兩三位,說是不想被「外籍仔」管,覺得在公司沒有未來。他們走了之後,很難補進台灣人,只好再補外籍,父執輩認為也沒有不好,站在自私的立場,他們認為外籍比較好用而且省心。
那些是難度不高的工作,但卻是勞力活,並不是坐在辦公桌一天兩天看不出績效的差事。五點下班前清點重量與下角料,外籍年輕人一天可以完消幾百公斤的金屬材料,台灣年輕人做不到人家的2/3。這成績天天往白板上填時,成績明顯擺在那裡,但加加減減算起來,大家領差不多的薪水,你說管理者會怎麼想?
我弟說,外籍年輕人,幾乎沒有人會遲到或「突然」生病(當然可能是因為員工宿舎就在附近,住得近要遲到機率小。),但台灣年輕人遲到家常便飯(不在乎全勤獎金),也偶爾會突然自己、媽媽或爸爸生病要請假。事實上,卻是因為沈迷打線上遊戲,第二天起不了身去上班。
公司有提供免費午餐(廚娘請假時,就供應便當),外籍年輕人是全員到齊吃午餐或啃便當(全公司都吃一樣),但台灣年輕人不知道是不喜歡吃還怎樣的,五天總有兩天或三天午餐時間不見,或去買自己想吃的在休息區吃,造成便當浪費,但他們的想法是,我又沒有叫你(會計小姐)訂我的,你自己多訂幹嘛怪我?會計小姐不懂為什麼提醒他不吃便當要早講,不要浪費食物===在怪他!
被責怪,所以心情不好,請假。
人總有情緒,也不能說是什麼大錯,但似乎覺得他們很自外於周遭的人,也像跟自己的世界格格不入。難道他們身邊沒有人跟他們講,自我疏離感其實無法保護他們免於競爭,反而只會弱化他們在職場的表現跟未來?你疏離別人,別人就會疏離你,在職場這是很吃虧的事!
之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不少「台灣年輕人吃不了苦,能力不如外勞」這類的說法,今天親眼看到一二,尤其是他們躺在休息區,眼神無力懶懶地滑手機的模樣,能不能吃苦我是不知道,但活得無精打采,過份投入虛擬小螢幕而顯萎靡是真的。
年輕人,不要太沈迷手機或電玩,時間拿去睡飽一點吧!睡不飽,做什麼事都很難打起精神認真。我覺得台灣年輕人不是能力不如外勞,而是一直處於不如外勞天天睡飽飽的狀態。
留言列表